三、收笔
米芾行书收笔也是灵活多样,气象万千。有行走的末端迅速提笔,戛然而止,如“戏”的斜钩。也有行笔到末端一波三折而提笔,如“春”(图29)的一捺,
图片
还有顺势出锋,痛快淋漓的,如“竹”(图30)的第一笔撇,
图片
“菱”(图31)字的最后一笔捺,
图片
“行”(图32)的竖钩等。
图片
米字收笔更多的是呼应下一笔,这种笔法往往出锋明显,与下一笔笔画呼应强烈,如情侣相迎相送般密切。如“将”(图1)的竖钩与最后一点,牵丝映带,一气呵成。
图片
如“夏”(图5)的第一个撇与第二个横撇,
图片
“留”(图33)字的四个点,
图片
“点”(图34)的前三个点等,
图片
这类收笔每个字中都有,触目皆是。同时,像一切优秀的书法作品一样,米字的收笔除了一个字本身的点画呼应之外,更注重与下一字的呼应,即每个字最后一笔的收笔下一个字起笔,有笔断意连的,也有牵丝映带的,在《苕溪诗帖》中更多的是笔断意连,但许多字的末笔收笔处明显出锋与下一字呼应,如“竹”(图35)
图片
、第三行的“溪”(图36),
图片
第七行的“与”(图37),
图片
第八行的“依”(图38),
图片
这种“启下”的收笔方式也和上承的启笔方式一样,使得上下字气息贯通,上呼下应,连成一个整体,字字相随,势势相通。虽然,有些字似乎独立,那也只是乐曲中的休止符。纵观全篇,自始至终,气息不断,贯穿全篇,给人节奏鲜明,气血和谐之感。这些也需要在临帖时一丝不苟地观察研究。
当然,上面所举字例只是米芾用笔起、行、收常见的方法,其实还有因势从不同角度入纸的起笔方法,米芾行书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风格,是因为在继承了前人法度的基础上,遵循行书本身特有的规律外,还有其打破常规的用笔和结构方法,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性。下面择其具有代表性的打破常规的笔画和结字分类述之。
四、笔画(后续)如果有兴趣,请关注“益民说书法”看系列书法理论文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